桃花源后记

晋人传说,秦始皇一统中国之后,召集天下奇人异士,探求长生不老之术。其间有一书生,独辟蹊径,参众人之智慧,集天地之精华,化自然之力,得长生之秘。始皇大喜,即刻令见。书生欲独享长生之法(或为保命),假意启程,途中借机遁去,自此销声匿迹。

始皇闻之,大怒,批文“令杀天下书生,绝不放走一个”,由此引发“焚书坑儒”,无数书生术士因之殒命。其后,有达官贵人爱好藏书者亦受牵连,轻则下狱,重则发配边疆。一时之间,民走户空,或有携家眷躲深山避祸,或有结众聚义,打出“天下苦秦久矣”,号令天下志士反秦。始皇愈以酷刑镇压之。

武陵之地有一谷,四面环山,壁高绝陡,人猿不可攀,惟飞鸟能过,名曰“桃源”。外有桃树数百,缘溪而植,乃秦朝战乱年间,一书生(自号“桃源居士”)隐居在此,经营数年而成,后人多称之为“桃花源”。

桃花源并无进出之路(也不知桃源居士是否进入),仅有一溪(又号“桃花溪”)。溪流三里,有一村落,村东立有石柱牌坊,上云“鸟语村”。村中人一切生活之用品,皆通过飞鸟往来传递,久而久之,皆以为村中人擅鸟语,其实不然。

鸟语村北,相邻“渔人村”,村中人以捕鱼为业。前些年间,有一渔人自称“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,忽入桃花源”,并描绘其中景状。村人哂之,以为笑谈。有好事者报太守,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不得其路。又命人斫侧壁,披绳索,攀岩而上。折腾数日,无功而返。过一月,治渔人谎言诓众之罪,关押大牢,拷问数日,不得真相,遂放之。

南阳之地有一士,品性高洁,号刘子骥。平日无聊,悉闻渔人之事,欣赴渔人村,邀至村南“渔人客栈”,把酒论闲。渔人甚欢,举杯数巡,愈发其谈。似乎谷中有一村落,居民数百,鸡豕成群,人皆大方。子骥听之,心慕意切,苦无进路。渔人净盏,手比划之,言曰:“出金数两,可带尔往。”子骥以其醉,微笑不语。

次日,赠渔人银三两,请其带路。渔人酒半醒,指沿岸桃树曰:“此皆吾志!”行半里,渔人腿重,就石而卧,口中嘘嘘数语,不知所谓。子骥怔之,笑而驻足。候半晌,渔人未起,似睡矣。遂解青色外衣,覆于渔人身上,乃独自前行。

溪止一山,上有洞穴数处,大小不一,似通幽处。子骥大奇之,以为得路。促近细审之,见土壁颜色翻新,树枝散断,悟其乃太守所掘,不禁莞尔。观立良久,终不肯无功而返。寻一大洞,躬身探入,行数步,忽觉腿软,似有烂泥。复前行,烂泥齐膝,不可进。乃长叹一声,扶壁而返,途中手臂劇痛,因洞中光弱,不知何物噬咬。

既出洞,立往渔人村,亦不告渔人。至渔人客栈,收拾细软包裹,当午乘马回南阳。寻镇上名医,诊手臂之痛。其时五指麻木,肿成鲫鱼之状,妻子甚急之。子骥面含微笑,安抚众人。名医不知何毒,仅开刀放血,以寻常草药敷之。过五日,肿消,名医辞回,子骥重谢之。居数日,不见异状。子骥始放心,启学经典,不以桃花源为念。

月中,子骥病重,思及桃花源之行,甚憾之!视左右掌心,各有红印,作花瓣状,若隐若现。不觉苦叹一声,闭目而终。

后数日,渔人亦不知所踪。村中人谈及,皆云:“渔人入桃花源,贪图安逸,不思返”。

浙ICP备11005866号-13